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推荐] 少年时期的竺可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8-11-24 09:05: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1890-1974),不仅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而且是研究我国物候学的倡导者。他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以及他的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是与他儿时养成的勤奋好学、多问善思的习惯分不开的。


竺可桢生于1890年3月7日,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据家谱记载,顾金娘在生儿子的前几天做了一梦,梦里见到一只大熊,解梦先生说这是应了中国古代的“梦熊来兆”的那句俗语,因此,竺嘉祥为儿子取名“兆熊”。据说,兆熊出生后不常哭,却在八个月后会说话,并要求父亲教他识字,或硬要哥哥姐姐们帮他写字。

6岁的竺可桢似乎已是个神童。他那过人的天赋、绝顶的聪颖把那些富家子弟远远地甩在后面。不到2年时间,那些《三字》、《神童诗》、《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读本,已远远满足不了他的求知需要,于是他便串门于同学和乡邻之间,寻找着各种样的线装书籍。


为了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望,竺可桢的父母经过多次商量之后,决计不惜代价,于第三年春上,把自家天井南端那间堆满杂物的小屋腾出来,作为丝可桢的“书屋”,并用“米收入的三分之一聘请了“闰土”家乡那位大名鼎鼎的章景臣先生来家执教。章先生对竺可桢的父母说:“在我所教过的千余名学童中,像小可桢这样聪颖绝顶的童子实属少见。”


1899年秋,东关的有识之士袁尚林、章紫眉、章孝昌、杜安侯等认为中国要振兴,光靠“诗云子日”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向乡民是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接着便商定借“天华寺”创办一所小学堂,取名“毓菁学堂”。竺可桢便于这年考入了这所学堂。一读就是六个年头。


△ 家竺可桢与家人在贵州遵义中正桥便留影,纪念抗战胜利。


在这六年的小学中,竺可桢的语文老师又是私塾启蒙先生章景臣的感情最为深挚。章景臣对竺可桢智力超人、又勤奋好学的精神深为赏识,经常选择一些历代优秀散文、诗词、传记给可桢作课外阅读,并给他讲述了许多古代伟人如何在坎坷的困境中发愤读书创造伟业的故事,教导他应该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竺可桢的童年是一心读书长知识的童年,然而也是个多灾多难的童年。他小学毕业那年,父亲的“米行”被迫“打烊”,家境每况愈下,他那一心要进科学学堂求读的愿望也成了泡影。章景臣以自己的远见卓识,肯定自己的学生将来成大才,于是与妻子商量,决定出钱资助可桢继续求学。这样,竺可桢考上了绍兴东湖法政学堂。


△ 竺可桢校长与学生合影。


东湖法政学堂的前身是著名的东湖书院,是晚清绍兴名士陶浚宣的别墅。学堂在当时向学生灌输政论法学知识,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法律内容,竺可桢虽感兴趣,但后来总感到自己不具备能言善辩的本领,暗定自己必须向自然科学方面发展。这样,不到一年时间,他便毅然离开了东湖法政学堂,孤身一人来到大上海,于1906年考入了上海澄衷学堂。


竺可桢深知章先生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慷慨资助自己升学,这使他一生难以忘怀。当他在上海澄衷学堂读书时,以至后来转入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校的近5年中,每逢寒暑假期回家,总是首先去道墟探望先生和师母,并且还带上些礼品。


△ 1947年5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竺可桢与部分浙江大学师生在一起合影,左起为许平、竺可桢、周祖豫、钱人元、王仁东、侯虞钧。


1936年12月,章景臣的孙子章启瑜结婚,竺可桢在秘书章定安(章景臣的侄子)陪同下,特地从杭州赶至道墟参加婚礼,并亲自为启瑜做了证婚人。1939年10月,竺可桢听到先生逝世的消息,非常悲痛,无奈正值浙大避难西迁途中,竺可桢托友人发电慰问。


章景臣卒后葬于长塘湖田,后来竺可桢为先生题写了墓碑。竺可桢在复旦公学和唐山路矿学校读书期间,多次写下了这样的誓言:“吾将一生学好科学,吾要以科学来唤醒民族,振兴中华……”就这样,他每日必在日记上写下一些话来激励自己。


然后,常常“油灯一盏,书一叠,笔一支”,读、写到鸡鸣。然而,他的这种专心致志,也遭到一些人的嗤笑,讥讽他是“呆秀才,书庸子”。更有甚者说他是“读书不去会试,读书不为做官,要这样的无用读书干什么?倒不如去看牛做生意来得痛快。


△ 1945年抗战结束,浙大学子纷纷复员回杭。图片为竺校长(右二)与夫人陈汲(右一)和复员回杭的学生亲切见面。


在嗤笑和讥讽面前,竺可桢并不气馁,他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更加奋发读书。夏日蚊多,他穿上竹布长袜,或用一个高木桶,盛满清水,把双腿泡在里面;冬天严寒,他就在土布长衫外勒上一根布带。竺可桢如此苦学善读,博览群书,为他以后在学间上有所成就着实开了个好头。


有人说,竺可桢后来严谨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引之”的求是学风,是与幼小养成的勤奋好学、多问善思的习惯分不开的。这话自然很有道理。

4#楼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9:10:58 | 只看该作者
5#楼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9:12:01 | 只看该作者

可关注我们的公总号“大书房”哦~文章中的最后一张图扫一扫,每周都有文章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浙江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1 )

GMT+8, 2024-4-28 01:42 , Processed in 0.0459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