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1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推荐] 越地|绍兴的文化名片:蔡元培与竺可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8-11-19 11:15: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左:蔡元培像;右:竺可桢像。


有人说,民国时期,中国有两位最好的大学校长,一位是北大的蔡元培,一位是浙大的竺可桢。这两位恰巧都是绍兴人。蔡元培开创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竺可桢开创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浙大“求是”精神。

蔡元培与“北大精神”




图|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


1916年9月1日,蔡元培收到中国驻法使馆转来的教育部电报,敦请他归国就任北大校长。在此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1917年1月1日的《中华新报》载:“蔡孑民先生于二十二日抵北京,大风雪中,来此学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睹一颗明星也。”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乃戊戌变法的产物。据《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大学堂学生卒业后,“分别赏给举人、进士”。进人民国时代,虽然大学堂的名称改为国立北京大学,但其官僚气与衙门气如旧。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学子中更多为纨绔子弟,不求钻研学术,但问升官发财。

1917年1月4日,新校长蔡元培迈进国立北京大学校门那一刻,就震惊全校。与以往不可一世的校长不同,蔡元培脱下礼帽,谦逊地向迎接他的校役们鞠躬。



蔡元培上任之初,即发表了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北大改革。

蒋梦麟先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


图|1919年时任校长蔡元培签署的国立北京大学毕业证书。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拖着长辫的辜鸿铭不买胡适的账,坚持旧文学的黄侃在课堂上大骂倡导新文学的师弟钱玄同有辱师门,但校长蔡元培绝无门户之见。于是北大有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辉煌的名师阵容。既有主张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也有主张恢复帝制的辜鸿铭、刘师培;而提倡“情人制”、“外婚制”的“性博士”张竞生,也没被封建卫道士的唾沫淹死。陈独秀称赞:“这样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自由思想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有。”


图|北大改革以学术研究为本,设立研究所,创办学术刊物,鼓励师生学术争鸣、思想自由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蔡元培亲自为学术期刊题写刊名。


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仅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竺可桢:在任13年,打造“东方剑桥”



图|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现为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1897年创办于杭州的求是书院,1928年4月改称浙江大学,7月冠以“国立”两字。1936年至1949年竺可桢任校长期间获得飞速发展,奠定其成为名校的基础。



1936年初,经陈布雷力荐,蒋介石邀请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蔡元培商讨过之后,向蒋介石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财政须源源接济;二是校长有全权,不受党政之干涉;三是时间以半年为限。

竺可桢上任之后,便到处寻访名师,任人唯贤。


图|1938年,浙大西迁至江西泰和,部分教授在当时浙大图书馆(上田村遐观楼)前与马一浮先生(前左4)合影。照片上所题的教师姓名系竺可桢校长手迹。


国学大师马一浮为人孤傲耿介,竺可桢曾多次礼聘他都被拒绝。由于马一浮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他于1938年写信给当时在江西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委婉表达了想来浙大任教的心愿。有人说:“千万不要让他来,他那么孤傲,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怎肯来浙大,更别提安心授课了。”竺可桢说:“如果这个孤傲的人确实有才,这个世界就应该接受这种孤傲。”他力排众议,将其聘为“国学讲座”,还把浙大最好的房子安排给他,甚至安排全校仅有的两辆黄包车随时为他服务。原本犹豫不定的马一浮很快到浙大上任。


图|1948年与熊十力(前排右三)、叶左文(前排左三)等摄于杭州葛荫山庄复性书院。1939年至1941年间,马一浮先生在随浙大西迁途中创建了复性书院。2017年,值马一浮先生去世50周年,浙大将重建复性书院。


在浙江省档案馆的文史资料里,曾任浙大生物系教授的谈家桢回忆说,教会学校出身的他,1936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想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希望能到一所国立大学去,扎扎实实搞一些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但当时派系林立,壁垒森严,一个教会学校出身的大学生,想进国立大学任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竺可桢校长就因为胡刚复先生的推荐,给他寄来了聘书,聘他为浙大生物系正教授,每月薪金300元。这样高的职位和优厚的待遇,对一个年仅28岁的回国留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图|浙江大学西迁路线示意图。


竺可桢在任期间,抗日战争爆发,浙大开始西迁之旅。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校长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上确定了“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引用王阳明“君子之学,岂有心乎同异,惟其是而已”一语,认为“无心同异,惟求其是”。竺校长在历次演讲中反复强调:“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

1997年浙大百年校庆时,新建校大门的横梁上刻着“浙江大学”四个大字,而在横梁的两侧下方,由十六块大理石浮雕用变体文字书写“求是创新”四字,用阴法雕刻分列两边。既体现出浙江大学的百年辉煌,又昭示浙江大学更加灿烂的未来。如今,浙大学生走进校园第一件事就是要回答竺校长提出的两个问题:“你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图|设在湄潭文庙大成殿的浙大图书馆,竺可桢摄于1945年9月,现为浙大西迁历史博物馆。


无可否认,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大学校长、教育家,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复旦大学的马相伯等等都是其中翘楚,21世纪的今天,这些学校依然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殿堂。正如每一届新入学的学子不会忘记他们的老校长,在绍兴,人们也不会忘记蔡元培和竺可桢这两位杰出的教育家,这代表绍兴的文化名片。

撰   文|晓   寒         编    辑 | 王   琴


5#楼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9:10:3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浙江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1 )

GMT+8, 2024-4-27 00:14 , Processed in 0.0912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