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8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文学] 文学者鲁迅与革命人鲁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9-3-29 14:54: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译介日本鲁迅研究的学术著述方面,2005 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初春,竹内好的名著《鲁迅》得以重译并收入文集《近代的超克》中;深秋,丸山升的论集《鲁迅·革命·历史》出版。

将两位著名学者同时引进中文世界,这在中国出版界大概纯属偶然,但却意外地呈现出了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学术起点。

如果说竹内好奠定了战后日本(1945-1975)鲁迅研究的基础,并在将鲁迅作为思想资源引入日本的历史语境方面形成了传统,那么,丸山升则在继承和挑战竹内好的同时开拓了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而有别于竹内好的日本式“文学主义”化倾向。

作为日本思想家,竹内好的声望和地位远远高于一般的日本中国问题专家,但在鲁迅研究上其影响主要发生在战后时期。丸山升作为中国文学研究者,始终关注鲁迅和革命中国,其尽可能切近中国的具体历史状况的实证方法,则形成了 70 年代以后日本鲁迅研究的新局面而影响至今。

因此,只有同时关注这两位学者的鲁迅论,才能较全面地了解日本鲁迅研究的传统和逻辑起点,并深入理解同时代前后的伊藤虎丸、木山英雄、北冈正子、丸尾常喜等专家学者的研究业绩。



完成于 1943 年战火纷飞之中寄托了自己全部生命的竹内好成名著《鲁迅》,1946 年修订再版之后,给日本的中国研究领域乃至一般思想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外国文学”研究对象,而且成了认识革命中国和批判近代日本的一个参照。而下面这样一些对鲁迅的阐释及其方法论视角,在给当时带来震撼和冲击的同时,也受到了研究界的质疑。

一,鲁迅首先是一个文学者,在人生的某个特定时期获得了某种“回心”或“自觉”,使其得以成为“真正的文学者”,而后“文学者”鲁迅才孕育出“革命者”鲁迅来。竹内好便是站在“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上来做出解读的。

二,竹内好承认,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其一生是有“变化”的,但不同意把瞿秋白、李长之等“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人到社会的发展观看作“决定性”的,而是更关心“不变”的方面,即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其存在于根底上的“赎罪的心情”或者“回心之轴”促成了其“文学者之自觉”,这个“自觉”贯穿一生不曾“变化”。

如果考虑到《鲁迅》一书写作于太平洋战争后期,竹内好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至极的时代,面对文学报国会和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那样将文学极端政治化而服务于殖民战争的状况,将抵抗帝国主义“政治”,坚守“文学”之孤垒的意志投射到鲁迅身上,强调作为文学家鲁迅的存在意义,这是可以理解的。

战后,针对日本知识界反思近代化历史寻求民族独立的思想课题,竹内好重印此书,其鲁迅论仍然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思想史的“事件”性,他是把鲁迅作为批判日本的思想资源来处理的,因此,在研究对象和本民族现实课题之间那充满张力的书写中,鲁迅获得了极强的现实性。然而,同时也难免带上一元论模式化和偏于一端的论述倾向。



在专业研究领域首先向竹内好提出质疑和挑战的是丸山升。他出版于 1965 年的《鲁迅——其文学与革命》以绵密慎重的实证方法,分析了到 1927 年为止的所谓前期鲁迅,其人生经历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联。

特别是通过对鲁迅直接参与并最后促成他成为“革命人”的辛亥革命过程的分析,丸山升与竹内好相反,从追溯“把革命作为终极课题而生存过来的鲁迅孕育出文学者鲁迅的无限运动”的角度,得出下列结论∶“我们经常说,鲁迅认为光是政治革命救不了中国,需要精神的或者说人的革命。但是更准确地讲,鲁迅从未在政治革命之外思考人的革命,对他而言,政治革命从一开始就与人的革命作为一体而存在着。换言之,鲁迅作为一个个体在面对这个革命时的方式是精神式的、文学性的,这在性质上异于部分地只将革命中的文学、精神领域当做问题的做法。”

丸山升认为,鲁迅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人格原本是“革命的”,他文学中的“寂寞”与“失望”等等,“一切都无法片刻离开中国革命、中国的变革这一课题,中国革命问题始终存在于鲁迅的根底里。”显而易见,这样强调鲁迅的革命性,无疑是针对竹内好过分强调“文学者鲁迅”的一种反弹,更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丸山升,从革命信念出发对鲁迅内在精神做出的一个深刻阐发,一个强烈的共鸣。

而要颠覆竹内好所谓存在于鲁迅根底里“不变”的“原点”,或者类似于宗教情绪的“赎罪的心情”、“回心之轴”等等不免暧昧模糊的直觉式鲁迅论,还需要在方法论上有所改变。



对此,丸山升有意识地采取了“假说→实证”这样一种依据第一手史料进行慎重细致分析的实证方法,而与竹内好那种日本式“文学主义”化叙述方式构成了鲜明对照。当然,丸山升对竹内好的敬重及在民族自我批判意识上的继承,自不待言。

总之,竹内好笔下“文学者鲁迅”的抵抗精神和丸山升心目中“革命人鲁迅”的斗士形象,反映了两人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但我感到,把鲁迅视为 20 世纪抵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知识个体和在现代性的悖论中上下求索的文人作家,在这一点上两位日本学者是相通的。

他们在二战前后特殊的历史时刻和此后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主义的斗争中,以不同的方法论视角阐释了文学家鲁迅的革命性格,相继推动了日本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每当历史出现转折和危机的时刻,研究者都会在过去时代的人物身上发现不曾被充分阐释的思想资源。


△ 日本仙台博物馆庭院中的鲁迅像

当今中国学术界似已出现用新的眼光和问题意识重观鲁迅精神和左翼文学传统的趋向。在这样的时刻,竹内好和丸山升的鲁迅论应该有其参考价值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浙江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1 )

GMT+8, 2024-4-20 08:18 , Processed in 0.0382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